探究万物之理,融汇人文之情——漯河高中格物致知社团开启跨学科探索新范式
当严谨的物理公式与浪漫的文学诗句在课堂外相遇,会碰撞出怎样的思维火花?近日,一个名为“格物致知社”的学生社团,正以其独特的定位与充满创意的活动,悄然成为漯河高中校园文化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新亮点。它并非一个普通的兴趣小组,而是一个旨在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“思想实验场”。
“格物致知”,这一深植于中华传统文化智慧的治学理念,被该社团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。在这里,“格物”是基础——学生们通过亲手操作趣味物理实验,感知宇宙的精确与和谐;而“致知”是升华——他们更进一步的探索,是运用语文的洞察与表达,去诠释科学现象背后的美学与哲学意义。
该社团由漯河高中物理组与语文组教师跨界联合指导,这一组合本身就成为其理念的最佳注脚。物理鹿媛媛老师指出:“科学的终极是哲学,而许多哲学思考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。我们希望通过社团活动,让学生体会到,物理定律不仅是解题工具,更是理解世界运行的一把钥匙。”
语文于笑灿老师则从人文角度补充道:“语言是我们思维的载体。当学生学会用精准而优美的语言去描述一个复杂的物理现象时,他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锤炼。我们是在培养他们‘将真理讲清、讲美’的能力,这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综合素养。”
格物致知社团的涌现,反映了漯河高中在素质教育上的深入探索。它超越了单一的知识传授,致力于在一个专业愈加分化的时代,重新弥合人文与科学之间的鸿沟,营造一种宝贵的“通才”气质。它鼓励学生成为既具备理性思辨能力,又不乏感性共情与表达热情的完整的人。
目前,该社团已成功举办了“《三体》中的物理学与伦理学”辩论会、“探月工程中的古诗词意象”分享沙龙等系列活动,在参与学生中引发了热烈反响,这一成功的文理跨界实践,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与充满活力的范本。
撰稿:鹿媛媛
审阅:丁贺伟 马文杰
终审:夏家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