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内导航
漯高西校区
智慧校园

    搜索过于频繁,请输入验证码

    确定
    • 网站首页

    • 学校概况

      • 学校简介

      • 学校章程

      • 现任领导

      • 学校风貌

      • 学校荣誉

      • 漯高校史

    • 部门设置

    • 学校新闻

      • 校园新闻

      • 通知公告

      • 校务公开

    • 党建专栏

    • 教师频道

    • 领导关怀

    • 家长学校

    • 校园文化

    • 学校荣誉

    • 示例焦点图一

    您现在的位置:漯河高中(漯河一高)--漯河市高级中学 >> 校园动态>>正文内容

    校园动态

    铭记受降亭史,传承胜利荣光 —— 漯河高中政视听社团开展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主题班会

    作者: 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年10月18日 点击数:

    为深切缅怀抗战先烈,传承伟大抗战精神,10月16日晚,漯河高中政视听社团在孙亚楠老师的带领下,于学校多功能教室开展 “漯河受降亭与抗战胜利八十周年” 主题班会活动。本次班会以本土红色地标 “漯河受降亭” 为核心,创新采用 “教师引入 — 学生分享 — 互动启示” 的递进式流程,让社团成员在沉浸式学习中深刻感悟历史重量,厚植爱国情怀,在校园内掀起一股铭记历史、致敬先烈的热潮。

    从 “日常之路” 切入,揭开历史厚重面纱

    班会伊始,孙亚楠老师的 PPT 展示便极具代入感 —— 屏幕上,蓝底白字的 “受降路” 现代地牌图清晰醒目。“大家每天上学、放学都会经过这条路,可曾留意过这个路牌背后的故事?” 

    她随即娓娓道来:“这条全国唯一以‘受降’命名的道路,承载着漯河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。1945 年 9 月 20 日,3 万多名日军在漯河山西会馆向中国军队缴械投降,司令官鹰森孝双手奉上指挥刀的场景,成为永载史册的胜利瞬间。而我们如今熟悉的受降路,正是当年战败日军在等待遣返期间,奉命将泥泞的竹木街西段加宽、取直修建而成。” 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,让社员们对每天途经的道路有了全新认知,也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浓厚的历史氛围。

    学生轮番分享,解码本土红色基因

    在学生分享环节,四位同学凭借精心准备的内容,带领大家全方位解码漯河的红色基因,成为班会的 “主力军”。

    高三(24)班的李同学率先上台,通过精准的地图标注,清晰指出受降路与受降亭的地理位置关系:“受降亭位于沙澧河东岸,受降路西起交通路,东至滨河路,恰好将当年的受降仪式场地与受降亭紧密连接。” 不仅如此,他还展示了从漯河市档案馆复印的 1946 年《漯河市政建设纪要》,其中 “为铭记受降盛典,特建受降亭于河畔,定名受降路于亭畔,路亭相依,以志永久” 的记载,有力证明了受降路与受降亭是漯河人民纪念抗战胜利的 “红色双印记”—— 一条路记录胜利场景,一座亭承载和平期盼。

    随后,高同学以 “烽火中的漯河” 为主题,带领社员们回溯本地抗战的艰辛岁月。他的 PPT 内容丰富详实,既有 1944 年漯河保卫战的作战示意图,直观展现战斗态势;也有当年《大公报》对漯河民众支援前线的报道截图,还原全民抗战的热血场景。“1944 年 5 月,日军进攻漯河,国民党军队与地方武装顽强抵抗,虽最终漯河沦陷,但无数漯河人从未屈服 —— 农民送粮食、工人造武器、学生搞宣传,老人和孩子也在后方缝棉衣、筹物资。” 正是千千万万普通民众的坚守,为最终胜利筑牢了根基。”随着故事的推进,教室内格外安静,同学们神情肃穆,深刻体会到家乡抗战的艰难与不易。

    最后,陈同学聚焦 “铭记历史的当下启示”,结合前文内容,提出抗战精神对新时代青年的三大要求。“漯河受降路的繁华、受降亭的矗立,都是先辈用血汗换来的。作为漯河青年,我们首先要‘知史’,知晓家乡的苦难与辉煌;其次要‘惜今’,珍惜和平生活,不浪费学习机会;更要‘担责’,将抗战精神转化为动力,认真学好每一门课,未来用知识建设家乡、报效国家。” 他还结合社团实践举例:“之前整理受降亭史料时,我们发现很多年轻人不了解其历史,这提醒我们,传承历史不仅要自己知晓,更要主动传播。比如把这次班会内容做成短视频,发在校园号上,让更多同学了解漯河红色故事。” 陈同学的分享引发强烈共鸣,同学们纷纷点头赞同,围绕 “如何更好传播红色历史”“青年在传承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” 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,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。

    此次活动让抽象的历史认知与爱国情怀,转化为学生可感知、可践行的行动方向 —— 从理解历史到思考责任,从个人感悟到集体思辨,同学们们在交流中深化了对 “铭记历史、传承荣光” 的认知,也锻炼了逻辑表达与深度思考的能力,为本次主题班会画上了厚重而有力量的句号。



    撰稿人:孙亚楠

    审核:丁贺伟马文杰

    终审:夏家海

    编辑:李文斌

     

     


    • 隐私声明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网站地图
    • 友情链接

    Copyright © 2003-2024 漯河高中版权所有  豫ICP备06009641号-1 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161号

    学校南校区地址: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文化路

    北校区地址: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漯河会展中心旁

    电话:0395-2124379

    邮编:462000   联系电话:0395-2124379   

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65363263,举报邮箱:jubao#people.cn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