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城市演变·筑家国情怀——漯河市城市展览馆跨学段研学行中的“行走思政课”
“走进一个馆,了解一座城”,触摸城市基因里的家国温度,感知脚下土地八千年的文明积淀,感受家乡建设日新月异的蝶变历程。为将城市发展史转化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,培养爱国爱家的新时代好少年,4月20日下午,漯河市高级中学国防教育社王高丽、高赛男、徐云坡三位老师带领学生在漯河市城市展览馆举行主题为“探城市演变·筑家国情怀”的研学活动。漯河市实验中学、漯河三中、漯河五中、召陵区实验中学、郾城三中等学校老师们前来观摩学习,这是漯河市难得的跨学段的研学活动。
本次活动创新设置“城市观察员”实践环节。首先,漯河市高级中学国防教育社指导老师王高丽给学生讲注意事项、研学流程、研学小组和研学内容的分工。
第一组:历史解码组。总结漯河城市的演变及名字的由来,并介绍漯河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;
第二组:生态考察组。对比老照片与实景模型,分析沙澧河生态治理带来的民生改善;
第三组:产业探秘组。考查漯河市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变化及原因。
然后,大家一起跟随工作人员,认真聆听漯河的发展历程。
在漯河市城市展览馆的“时空长廊”中,学生们知道了漯河的城市演变和名字由来,透过贾湖遗址骨笛展品,感知到脚下土地八千年的文明积淀。许慎《说文解字》世界上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,使汉字的形、音、义趋于规范,通过许慎大课堂、汉字英雄文化感受文字的奥妙。改革开放后漯河从“内陆小城”到“中国食品名城”的蝶变历程,让同学们深刻领悟到“国家战略赋能地方发展”的时代命题,自发为“双汇”“卫龙”等本土品牌创新成果鼓掌。
最后,漯河市高级中学国防教育社刘培淇发表研学感想:通过这次研学,我大开眼界,学习了漯河悠久的历史文化,惊叹于汉字起源和许慎的贡献,看到了沙澧河的生态改善,明白了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,了解了漯河的产业结构变迁,感受到漯河市城市发展的动力,从漯河看祖国,各地都在进行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、产业不断升级中前行,我定会努力学习,以贾湖先民的开拓精神为帆,以许慎文化的守正创新为舵,做知家乡、爱家乡、建家乡的新时代漯河少年!
本次研学通过“历史解码-生态调查-产业探秘-行动承诺”四维路径,将城市发展史转化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。学生们在触摸城市年轮中读懂“国是千万家”的深刻内涵,表示要努力科学文化知识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“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”,实现了研学活动从“知识获取”到“价值塑造”的升华!
撰稿:王高丽
审核:丁贺伟 马文杰
终审:陈爱红